close
還記得小時候的童玩—「波浪鼓」嗎?它其實是一個長的相當瘦小的鼓,大部分都是圓形的,鼓的左右兩邊會用繩子綁著兩顆小珠,玩的時候只要拿在手上轉動,兩邊的小珠會先向外飛去,之後再往回撞擊鼓面,進而發出咚咚咚的聲音。所以它不只是玩具,也是樂器。
 
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動作,看起來就有點像是小朋友在玩波浪鼓一樣,因為古人以「乾」為首為天,以「坤」為腹為地,而這個動作是利用身體擺動的方式來拍打腹部,所以也被稱之為「轉地鼓」。
 
它的動作相當簡單,首先是身體要放鬆站直,雙腳距離與肩同寬,再利用身體和雙手的擺動即可,當身體轉向左邊時,右手自然往前輕拍小腹肚臍的位置,而左手同時自然向後拍打命門的位置,當身體轉向右邊時,左手自然往前輕拍小腹肚臍的位置,而右手同時自然向後拍打命門的位置。
 
命門的位於脊柱上,肚臍的後方正對位置,是人體生命的健康之門,屬於重要的長壽穴位之一,常做「轉地鼓」這個動作可以強身固腎。
 
要注意的是,拍打的時候力道不宜過大,以自然轉動為主,何謂自然轉動?就是拍打的力度,以身體轉動時,自然產生的為主,節奏則是以自己喜歡、能夠掌控為最重要,時間以每次一分鐘為原則,次數則是不限,從三七二十一下,到七七四十九下都可以。
 
事實上,不只是久坐而已,只要是長時間持續進行的行為,中醫都認為是不利養生的危險因子,像是「耳不久聽,目不久視,坐不至疲,臥不至倦」⋯等,甚至進一步地指出這些行為可能對身體造成的危害,如「久視傷血,久臥傷氣,久立傷骨,久行傷筋,久坐傷肉」,這些呼籲之所以不斷地被提出來,無非是希望大家都能夠了解,想要做好養生的話,日常生活習慣的改變,往往是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式。
 
所以千萬不要長時間的看手機、平板或是電腦,因為這樣的行為不只是久坐,而且久視,對身體的傷害也會是雙重的,每個小時都保持十到十五分鐘的休息和活動,就可以將可能的傷害降到最低。
 
有一天佛印禪師與蘇東坡同遊一座寺院,蘇東坡來到觀音菩薩的像前,看到觀音手持念珠便突然問道:「觀世音菩薩在念什麼?」
佛印禪師回答:「念觀世音菩薩。」
蘇東坡不解地追問著:「為何她也要念觀世音菩薩?」
佛印禪師:「求人不如求己。」
 
屁股還黏在椅子上嗎?該是時候起來動一動了,試試人體波浪鼓吧!

26935.jpg

arrow
arrow

    羅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