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「食後宜行不宜臥」是自古以來相當重要的養生觀念,儘管時間與空間的背景並不相似,但是這樣的看法卻總是被呼籲著,如「飽食即臥,生百病」、「食畢行數百步,中益也」,雖然「食畢即行」的相關細節並沒有透露太多,但至少我們了解到一個重點,那就是飯後散步有益健康。
 
清代有個著名的養生學家叫曹庭棟,他在75歲的時候寫了一本《養生隨筆》,書中記載著許多日常生活的養生方法,被後世奉為“健康之寶”,其中有一段就寫著:「飯後食物停胃,必緩行數百步,散其氣以輸於脾,則磨胃而易腐化」,並提到:「古之老人,飯後必散步,欲搖動其身以消食也,故後人以散步為消搖。」
 
可見得「飯後百步走,活到九十九」,並不是隨邊說說而已。
 
問題是:甚麼樣的方式比較適合散步?
 
關鍵就在於二個字,第一個是「緩」,第二個字是「閒」,能夠同時結合這二者的方式就是「閒庭信步」。
 
甚麼是「閒庭」?就是悠閒地在庭院裡,甚麼又是「信步」?就是隨意地漫步,飯後一個人在庭院漫步做些甚麼呢?悠悠哉哉地欣賞著花草樹木,自然就是笑看花開花落!
 
把附近的公園當成是自家的庭院,時而走時而停,不必計較快慢,無須爭論久遠,沒有人會傻到在這個時候,還去爭誰走的快或是走的早,一輩子不是被人比,就是與人比,此時此刻讓讓又何妨,「白雲流水如閒步」,走著走著,人自然就優雅起來,飯後不只是散步,更是散心。
 
散步時碰到熟人,可以停下來聊聊天,最好不要邊走邊聊,開口神氣散,再加上邊走邊聊,是很傷神氣的。
 
不必走的太遠太久,覺得稍累就可以休息一下,勉強自己的話,反而會失去了那份雅致,回程時如果感覺疲倦,可以選擇搭車回家,千萬不要回家後累呼呼的,這樣反而又是本末倒置了。
 
所以,散步不是一項運動,沒有時間、距離、速度規定,也不要強加上太多目的,像是燃燒脂肪、加速代謝等,散步只是個單純的活動,要享受它,而不是被它所用。
 
只有一件事要提醒,既然說的是飯後,所以不要一吃完就拍拍屁股走人,好歹幫忙整理一下餐桌及碗筷,別全部都丟給老媽或是老婆,就當是先休息一下,況且散步完回家後,你最不想看到的一件事,就是一大堆還沒洗的餐盤碗筷,所以,出門散步前,先把這些例行功課都做完。
 
道教全真派創始人王重陽曾經說過,:「理性如調琴,弦緊則有斷,慢則不應,緊慢得中,琴可調矣!則又如鑄劍,鋼多則折,錫多則捲,鋼錫得中,則劍可鑄。」
 
「閒庭信步」又何嘗不是調心理性的方式之一。
 
今天是不是又學會一招了呢,別光只是看,晚上就來散個步吧!
 
身安是福、心安即氣,身安心安、福氣自來。
arrow
arrow

    羅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