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們常在道教的修煉中發現一種手式,看起來就像是握緊拳頭的樣子,比較特別的是,一般我們在握拳的時候,拇指是放在四個手指的外面,但是它的方式卻是將拇指反壓在四個手指的裡面,拇指的指尖大約是在無名指的根部,這個手式就叫做「握固」。
 
這樣簡單的一個手式,能夠發揮甚麼樣的作用呢?
 
古書記載:「拘魂門,制魄戶,名曰握固,與魂魄安門戶也,此固精明目,留年還白之法,若能終日握之,邪氣百毒不得入。」
 
嚇了一跳吧,不過是握個拳頭而已,居然可以有這麼強大的功能!
 
「握固」一詞最早出現在出自《老子》〈玄符第五十五〉「含德之厚,比於赤子,毒蟲不螫,猛獸不據,玃鳥不搏,骨弱筋柔而握固…」此篇上承〈修觀第五十四〉,下接〈玄德第五十六〉,由此可見,重點當然在於「含德之厚」,也就是說做人要培德。
 
老子的觀察力絕對是超乎常人,他鐵定是注意到我們常常忽略的細節,因為「比於赤子」的這段譬喻,形容的太出神入化。
 
如果我們仔細觀察嬰兒對於物體觸碰手掌的反應,會發現到他們的立即反射性動作,手會握成拳頭狀,並且緊緊抓住物體不放,此時如果想要從嬰兒的手中拿走物體,嬰兒反而會抓得更緊,這種抓握十分牢固,力量非常地大,是屬於新生兒反射的一種,叫做達爾文反射(Darwinian reflex),又名抓握反射(grasp reflex)。
 
我們可以看到的是外在,是屬於現象層面,就像「握固」一樣,它是一個手式,一種姿勢,也是身體語言的一部分,但是老子卻直接看穿了內在,這是屬於精神層面,「精神內守、閉目冥心」,也是它想要表達的含義,於是「純真無邪、無思無慮」的赤子,就直接成了「握固」的最佳代言人。
 
「握固」之所以能夠安魂制魄,是來自於精神內守而不外耗,因為神不妄動則魂不飛、精不亂動則魄不散,魂有三,魄則有七,魂魄合而為一,其數就成為十,引申為「合時」、「合適」的意義,象徵著我們為人處事能夠合適得宜,正是由於「心不妄動、意不亂想」所打下的基礎。
 
古人設像主要是用於傳意,目的不外乎是提醒我們,改變的途徑是由內而外,心可影響身,身也可影響心,「握固」這個手式雖然簡單,但是對於結果的影響,卻是非常的巨大。
 
Amy Cuddy,美國的社會心理學家,透過觀察到贏得比賽的人,都會做出同樣的手勢-雙臂向上呈V字型,從而提出呼籲:「身體會改變心理,心理會改變行為,行為會改變結果」。
 
不論古今中外,對於身心互動觀察的建議,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的見解,只是我們的老祖宗善用圖像、諸多譬喻罷了。
 
所以想要有個好的表現,就做個「V」字型手勢,感覺到心慌意亂的時候,不妨來個「握固」吧!
 
今天是不是又學會一招了呢,別光只是看,也要會握固!
 
身安是福、心安即氣,身安心安、福氣自來。26925.jpg
arrow
arrow

    羅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